封藏一段當下與來日的對話
中華開發藏茶茶會後記
2019年11月30日,久雨放晴後的大稻埕,有了一個暖洋洋的午後。應中華開發金控之邀,自慢堂品牌負責人、不言美器品牌創辦人劉若榛老師,領著一群品茶、習茶經年的司茶師,來到了民藝埕、合藝埕的二樓空間,一席一席地,鋪開了品一味好茶的意境和情懷。

劉老師與司茶師們所佈置的茶席,始終保持著那素常般一眼難忘的優雅,帶著悉心準備的茶點與藏茶用具,正是為了迎接來自俄羅斯波修瓦芭蕾舞團的75名舞者,以品茶為序言,以藏茶為正文,透過一場茶會,將自慢堂的茶藝美學所思、所感,書寫進舞者獨一無二的臺灣行旅之中。

茶的滋味豐富多樣,茶席的樣貌不自限於單一,於是,自慢堂的茶席,含蓄內斂有之,灑脫不羈亦有之,並不獨見一派古樸風格,卻能攬盡群芳盛放的鮮豔繽紛。

封茶之所需:一味好茶、一個良辰吉日、一個恰如其分的存茶罐,與一群有緣之人。於是,自慢堂挑選了2016年冬日的凍頂烏龍茶,搭配手繪青花瓷存茶罐作為藏茶儀式後的贈禮。劉老師示範封茶,簡單而又慎重,先將茶葉倒入茶罐中,在毛邊紙上書寫當下的心境或對來日的願望,註記上封茶的日期、地點、人物及動機,再折疊、輕覆於茶葉之上,一併封存。罐蓋上糊起的紅色封條,也詳實地記下茶罐內封存的茶品、日期、意義與對茶的期許。封一罐茶,就如同存上了現在與未來對話的契機,存入了經年累月的世事變遷。 茶葉在罐中封存十數甚或數十來年,在啟封之際,那陳年轉化後的茶香,將會牽動著封茶人的嗅覺記憶,從初遇新茶的怦然心動,到啟封老茶的久別重逢,對照著生命中人、事、物的變與不變,其意深遠。
臺北有著朗朗晴空,儘管最終舞者們並未能全員依約而來,但兩位舞團首席代表的親身參與,也在意料之中地,帶走了一份對茶會體驗的,念念不忘。

